【专家智库】周莉:社会信用国家标准化建设进展
发布时间:Thu May 18 00:00:00 CST 2023文章来源: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
社会信用标准化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社会信用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着力解决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缺失问题,有力助推了社会信用体系快速发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和保障。在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信用标准化工作,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议题。
本文节选自《信用蓝皮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报告(2021-2022)》中“社会信用国家标准化建设进展”。作者:周莉,博士,研究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研究分院社会信用研究室主任,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信用蓝皮书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报告
(2021-2022)
一
主要进展
为适应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需要,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搭建了涵盖社会信用标准化需求的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并按照信用标准的基本属性和规范对象,将信用标准体系分为基础层、通用层和专用层。
截至2022年3月31日,已正式发布社会信用国家标准68项,待发布国家标准1项,立项在研的信用国家标准8项,同时,面向公共信用信息、信用服务业、统一信用代码、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正在组织申报4项国家标准(见表5-2)。上述标准涵盖了信用标准体系的基础层、通用层和专用层,涉及信用术语和分类、公共信用信息、企业信用、电子商务信用等领域和方向。信用标准研制工作的快速推进,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信用标准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一
下阶段建设和重点方向
1
加强信用标准化需求调研,做好热点、难点信用问题预研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入深水区,信用标准化需求更加旺盛和多元,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化的发展阶段,标准的作用也将愈加明显。需要更多地从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广泛开展信用标准化需求调研;从问题导向和新技术引领两个视角,总结分析各领域的信用标准化需求。了解当前已有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情况、存在标准缺失的领域和严重程度,掌握社会信用标准化需求的重点和突出问题,在稳步推进信用标准化工作的同时,动态梳理和细化新阶段信用标准化需求,以顺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面临新动向、新问题和新发展,还需及时聚焦信用标准化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预研工作。
2
加快基础、重点标准研制,不断深化信用标准化领域建设
当前信用标准化工作已从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延伸至重点行业和领域信用标准研制,需要进一步突出标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下阶段,围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应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重点开展信用信息实时交互、跨域融合、风险评价和智能预警技术研究,启动跨域信用融合、信用承诺、风险评价等技术标准研制,推动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化、信用监管标准化等重点领域建设,支撑和服务政府、区域、行业、企业等信用标准化需求,形成一系列重点关键技术标准,不断拓展社会信用标准化领域。
3
推动标准宣贯和实施指导,促进信用标准化成果落地
下阶段,要推动开展相关标准培训和宣贯工作,对已发布的信用基础通用标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普及信用标准化基础知识,促进社会各界对信用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标准化需求,参与支持信用标准化工作,用好信用标准化手段。基于已经发布和正在研制的标准,重点加强公共信用信息标准化、市场监管信用标准化等成果在国家和地方的转化应用,加强标准与实践应用充分融合;在信用标准化新场景,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国企采购招标领域等,开展信用信息公示、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等全场景信用标准化实施,推动标准化成果的转化落地。
4
加强信用标准化成果交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下阶段,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持续搭建信用标准化交流沟通平台。一方面,信用各领域主管部门、相关标委会等应保持沟通和交流,保障信用标准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持续推动标准化技术交流,针对新兴技术加强与科研院所、业内头部企业的交流沟通,推动重点标准的研制和推广。二是借助国际对口标准化平台。一方面,基于已完成的《信用 基本术语》英文版,加强与业内同行、国际组织等的信用理念交流,并适时启动新的标准英文版工作;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在线信誉标准化应用和需求调研,为中国标准推广做好技术储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一带一路”等标准化平台上宣传推广中国标准,适时提出国际标准新提案,输出中国标准化实践。